X439縣道上寨村“平安村口”。
文/圖西江日報記者 夏紫怡
在國省道沿線村道出入口,按“六個一”標準打造“平安村口”;在縣鄉道和國省道平交路口完成“一清一燈一帶”(即清理遮擋視線綠化帶、增設交通警示燈、增設減速帶標線)建設,同時開展國省道“穿村過鎮”路段交通安全隱患整治……自啟動系統防范化解道路交通安全風險工作以來,肇慶市交通運輸部門從提升完善農村公路基礎設施出發,多點面全方位鋪設群眾安全出行路,目前,全市已建設完成1123個“平安村口”。
“因路制宜”聚焦重點路段
何炳權是高要祿步鎮外坑小學的英語老師。過去,對于學校門前貨車頻繁、車速較快的X804縣道,擔憂始終縈繞在他心頭:作為全校一至三年級共23名學生每天上下學的必經之路,安全出行成為心中的千斤巨石。
今年8月,何炳權發現校門前的縣道悄然發生變化:減速帶、反光凸鏡、停車讓行標志、學校標志警告牌……逐一設置配齊,層層護佑之下,學生出行安全系數也隨之直線提高。此情此景,何炳權心里的千斤石終于落地了。
據了解,在去年全面摸排的基礎上,今年高要區交通運輸局將縣道X804作為“平安村口”建設重點路段進行整治。針對該路段線長、面廣、點多,且沿線村莊路口較多等特點,進行科學規劃,重點對縣道X804與鄉道Y393線、村道C655線、村道C188線等相交的路口進行整治。
“平安村口有‘六個一’標準,即一組減速帶、一組停車讓行標志和村莊警告標志、一組黃閃燈警示燈、一組警示樁、一組反光道釘、一段良好的停車視距。”高要區交通運輸局安全法制監督股負責人孫蘊指著不遠處的白色減速標線介紹,縣道X804交匯路口多且距離短,因此科學增加減速標線、增設停車讓行標志牌、停車讓行標線、黃閃燈等交通安全設施十分必要,能很好地降低車輛途徑該路段時的車速。
“平安公路”助力碧道畫廊
沿著四會古邑碧道畫廊文化展示片主線X439縣道,兩旁農田連綿青翠,一頂頂鄉村露營帳篷似雨后冒土生長的小蘑菇,點綴田間。沿線的“平安村口”和精品旅游節點相互交錯,雕琢出鄉村旅游風光的美好勝景。但此前,X439縣道因為車輛行駛速度快、路口行車視距不足,成為交通事故易發點,影響當地群眾安全出行。
“這個路口是附近村民出行的必經之處,之前發生過多次交通事故,老人小孩出行都要格外小心謹慎。”貞山街道上寨村村民鄭姨告訴記者,該路段車速快,車輛經過很少減速,所以剮蹭、碰擦等交通事故經常發生。
為了解決村民出行安全問題,四會市交通運輸局在系統防范化解道路交通安全風險工作基礎上,結合地方公路建管養的實際情況建設“平安村口”。如今,上寨村路口劃設了整齊的減速標線和顯眼的紅白相間斑馬線,豎起了全新的停車讓行標志和村莊警告標志,還設置了警示爆閃燈的道口標柱,消除了行車視距不足的隱患,提前警示車輛注意減速通過村路口。
“路上不僅有平安村口,路旁還有古邑碧道美景,現在我們出門散步、穿過馬路時,再也不用擔心受怕。”鄭姨心滿意足地說道。
四會市地方公路管理站負責人甘天生介紹,今年開展了重點路口清障專項行動,持續建設完善了X440線、C109線、Y032等七個平安村口等系列措施。
村口交通事故持續下降
今年全市縣鄉道村道出入口的“平安村口”建設任務共98個,是我市結合省事故多發和嚴重安全隱患路口路段督辦治理工作的相關要求,在去年實施“一清一燈一帶”“平安村口”“穿村過鎮”整治工程基礎上開展的進一步查漏補缺和提升完善工作。目前,已全部完成建設任務。
肇慶市交通運輸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除了圍繞‘六個一’標準外,我們還鼓勵當地結合環境和實際情況,優化建設標準,如在有條件的地方增設高桿路燈等照明設施,進一步提升了夜間交通安全水平。
”據統計,“平安村口”建設以來,既優化了普通國省道沿線通行環境,也實現了農村公路從“村村通”到“路路安”的良好轉變,我市村口交通事故發生率也不斷下降,從實處提升了群眾出行體驗。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