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日報記者 楊麗娟 通訊員 馮鐵成
“徒步古水河,攀登馬騮山,青山翠竹相伴,山峰挺拔聳立,一天盡收滿眼風光。”今年國慶假期,領略了廣寧縣古水鎮古水河原生態風光后,市民小江發出感嘆。這里也成為了眾多游客的網紅打卡地。
古水河原生態風景區的美麗蛻變,并成為新晉網紅,緣于一紙規劃書——《肇慶市廣寧縣古水鎮鄉村振興總體規劃》,該《規劃》憑著精準的發展定位,周密的功能布局,榮獲2022年“廣東省優秀鎮域鄉村振興規劃”一等獎。
古水鎮鄉村振興規劃有怎樣的亮點呢?佛山市順德區大良街道駐古水工作隊隊長陳金虎告訴記者,去年7月,工作隊進駐古水鎮,按照鄉村振興戰略總體要求,成立工作組,編制鄉村振興規劃,8月開始實地調研,勘察數據,綜合古水鎮各項區位條件、資源優勢和發展要素,從鎮域空間結構和區域功能布局兩大方面整體統籌,譜寫古水鄉村振興新藍圖。
“在空間結構方面,規劃形成‘一核三帶兩門戶’的古水鄉村振興空間布局;在功能布局方面,重點構建‘一鏈九品美食廠鄉村旅游三景區’的古水鄉村振興總體格局。”陳金虎介紹,古水一江兩岸,青山翠竹,獨具風情,資源稟賦得天獨厚,頗具嶺南特色,這給規劃提供了充分的發揮空間。
《規劃》圍繞水文化、竹文化、美食文化、人文文化四大文化篇章,依托古水鎮各村特色資源,進行全鎮域差異化發展布局,以推進“古水鎮竹子全產業鏈發展”為主要內核,打造“古鎮新韻、古河新竹、古水新村”鄉村旅游三大景區,重構“山、水、村、田”多處生態空間,串珠成鏈。
此外,《規劃》設計農地收儲平臺、鄉賢回歸平臺、干部交流平臺、技術培訓平臺、產品營銷平臺、農村信息平臺共六大鄉村治理平臺,促進“三農”發展、文旅開發、生態整治、鄉村治理、人才振興等協調運轉。
“古水河風情旅游帶已于今年7月改造完成,投入了觀光竹筏,優先發展農家樂和水上運動項目。”陳金虎說,在產業發展方面,已共建苗圃基地,并鏈接資源,將優質農產品推向市場。目前正在探索實施農產品的預制菜加工。相信經過5年的規劃實施,屆時一幅生態宜居、產業興旺、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山水竹鄉古水畫廊”美麗畫卷將徐徐展開。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